茄子鲊是一种很乡村的自制半成品调料,香辣还有点酸味,搭配肉丝一起炒制,土料土做法,但是与众不同。
这道菜的组合搭配很奇妙,做法也简单,炒制过程中加入大量的蒜苗,有增香、提味的作用,可以给臭豆腐平添不少滋味。
这道菜是我们云南酒店非常常见的一道家常菜,家家都有,做法也大同小异,不过口味还是蛮清爽的,也特别适合在一些农家菜馆推出。
干巴菌韭菜花这种腌菜,味道特别棒。它辣、鲜、香、脆一应俱全,用它来炒肉丝、炒素菜都很过瘾。
炒韭菜是一道再普通不过的菜肴了,但是我们搭配了新鲜的薄荷一起烹调,薄荷清爽的味道跟韭菜的香味充份融合,产生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鲜香味。
泥鳅的烹调方法有很多,但是用“舂”的方法来烹调,你肯定是第一次见到,这也是我要把这道特色菜推荐给大家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此菜我们将云南两种特色食材—包浆豆腐和普洱茶结合,炸好的豆腐外酥里嫩,普洱茶酥脆清香,十分鲜美。
这是一款云南特色菜,在我们店里销量一直不错,特制的腊排骨经过小火炖制成菜,“腊”味十足。吃完再涮菜,菜品带有腊排骨的独特风味。
这道菜最大的亮点在于蘸碟,用现榨花生浆加黑豆粉、黑芝麻粉、苏子粉、核桃碎调匀而成,与鲜嫩碧绿的水蕨菜搭配,给客人一种“原生态”的感觉,很好地迎合了当下养生健康的餐饮趋势。
海菜是一种绿藻类水生植物,在大理洱海的水面成长、漂浮,其茎干翠绿,长四、五尺,有笔芯粗细,顶端开有白色小花,口感脆嫩,有一股清新的香气,可清炒、凉拌、煮汤,目前市场售价为10元\/斤。
传统傣族撒撇以苦肠水制成,苦涩味过重,如今昆明纳禾春餐厅改用新鲜刺五加调拌原料,清鲜、微苦,且有镇痛、抗疲劳的功效,更适合城市人的口味。
是生长于澜沧江的一种野生江鱼,成年后每条长约一米,重达20余斤,其表面光滑无鳞,鱼皮厚约1厘米,富含胶质、极有弹性,通身只有一根大骨,鱼肉雪白细嫩、无小刺,制熟后口感好似红烧肉,进购价40元\/斤。
这是傣族百姓的“酸辣汤”,与北方做法以食醋、胡椒粉调味不同,这款汤以酸木瓜片、番茄、小苦菜、小米辣煮制而成,将重酸、微苦、微辣融入一盆,开胃解腻的效果一流。
酸木瓜的大小与青芒果相仿,外皮翠绿,果肉新鲜时呈淡青色,晒干后则变为淡黄,酸香诱人,其所含的木瓜蛋白酶有健脾消食的作用,常用于制作果脯、泡酒或当成调料入菜,市场售价10元\/斤。
又叫鸡蛋果、百香果,它产自热带和亚热带的山谷丛林中,果实多汁多籽,蕴含菠萝、香蕉、草莓、苹果、酸梅、芒果等165种水果的复合气息,味道芳香,常用于制作饮品。
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,如布依族、壮族、傣族等,都有着吃花饭的习俗。
将蔬香小料先用热油激香,放进黄喉,接着再激一遍热油,这种“夹击法”使不易入味的荤料也能“吃”足滋味。
新鲜牛皮改刀成条,经过盐水煮、晾干两步操作,便成为浅棕色的半成品,看上去好似果冻糖,市场价为30元\/斤。
用草果叶、干辣椒熬成的鸡汤焖制芋头,再加入自制的腌苦菜,味道酸香诱人,能很好地给原料补味。
此菜是“千家寨”的镇店之宝,以松露、牛肝菌、青头菌、谷熟菌、鸡油菌、虫草花六种菌子为原料制作,售价88元,日销量高达70份。
把原料和调料一起舂碎后食用,是傣族百姓的独特饮食习俗,整个制作过程完全不带一点烟、火、油,方便、健康,且舂碎后的原料能充分吸收调料的香气。
将猪肝卤好后泡入猪油,既能避免其因久置空气而使表面变黑的问题,又能通过浸泡,使其蜂窝孔充分吸收猪油的香气和油润,变得更加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