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超:为了创新菜品,他每个月花2万出去吃饭

来源:    2018-01-16 10:18:00   

杭州西湖文化茶楼有个特别“隐秘”的制度——顾客都采用会员制,靠会员卡充值做生意。这样的制度,一看就知道主厨对自家品质的自信。若不是有信心让顾客一口气往会员卡里储值十万起,这个生意,做不起。

这样的生意,对主厨杨超来说,压力不小。他自己也说:“其实我们最大的压力就是创新,你想我们每个月出15道菜,这些菜的分布都是要在人均消费水平左右的,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,还要切合时令,还要保证出品跟味道。”

“我每个月光是出去吃饭,费用都要小两万块钱。”  

为了保证新菜的更新速度,杨超把自己变成一块海绵,拼命出去品尝不同的餐厅,不论是会所,还是中高低端餐厅,不同的菜品会给予不同的体会和感悟:“要把菜品学回来,原料高端化,摆盘精致化,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。”他大略算了一笔账,“我每个月光是出去吃饭,费用都要小两万块钱。”  

这道菜当晚我点了两份,吃起来脆爽,问他的做法,他丝毫不避讳任何菜品研发的机密,用花菜焯水腌制后再炒制凉拌,这种做法又能做配菜还能做凉菜,适合下酒还能配粥,不是高端食材,但是胜在味道口感。

定制菜单,靠观察客人走后剩菜的份量取舍菜品  

除了会员制以外,茶楼走的还是定制菜单的路线,顾客不需要自己费脑子点单,会员有自己的数据库,点过什么菜都储存下来。每次来吃饭,杨超都能保证会员有惊喜,而顾客点名表扬过的菜品,服务员会记下来,出现在下一次的餐桌上。

食无定味,适口者珍。再是费了大把心思做出来的菜,总有人不喜欢。杨超有个“笨办法”知道客人的口味——每顿饭结束后,让服务员去检查桌上哪些是基本没动过的菜。   这样统计下来,每个月会剔除掉顾客不喜欢的菜品,尽量保证菜单上都是热门或好评较高的菜。

听杨超讲管理,讲菜单头头是道,像个从厨多年的老手,但面容看上去却挺年轻。杨超解释了我们的困惑:“我十九岁就当老大了。”

年纪轻轻就要在后厨一帮人里当老大是怎样的体验呢?  

“当时招来的帮厨,年龄都比我大,为了让自己能服众,就得掩盖我的年龄了,留着小胡子,扎着小辫子,还带上耳环,就是不让别人看出来我多少岁,压力还是蛮大的。”他形容厨房老大的位置,说是“天平中间的点”。“作为厨房老大,要懂得怎么平衡所有人的位置。”他的价值观和成熟度都超出了同龄人,“我很感激师父沈巍,他给我很多成长的机会。  ”在事业成长道路上,还是需要一位引路人让你更成熟也能有更多施展的舞台。

如何应对年龄层偏大的顾客?  

到茶楼采访时,我们观察到,整个茶楼的顾客群年龄层偏大。这对厨师其实是一种考验,既要创新做出和别家不一样的菜,但年龄较大的顾客相对口味保守,创新之余还得考虑到他们的接受度。杨超也说,有段时间确实做得乏力,到了营业额做到一百万左右的时候就碰到了瓶颈,一直难以突破。

同样是崇明金瓜丝,他能盘出不同的花样,在摆盘上适合会所

老板一句话点醒了他:“你们分析一下顾客,都是三十五岁以上的人,他们想吃的是什么?是家的味道啊。”

从“小时候的味道”出发,不管如何创新,菜品的设计和摆盘做到精致, 调味一定坚持那代人记忆里的老味道  。  他打了个比方:“温州的酱油肉很好吃吧?但是这样的菜品简单移植到我们会所不太合适,毕竟这里的人均价位比较高,怕客人没有觉得物有所值,我们就想办法进到了一批巴马香猪肉,自己做了一批酱油肉,巴马猪肉皮薄肉香,然后用时令的芦蒿,我们只取最嫩的一段,来一起炒,这样菜品整体能得到很好的升级。”

前菜用番茄酿沙拉

菜品升级后,这个坎很容易就跨过去了,生意也就上来了。

对米其林星级怎么看?  

我们谈到米其林星级,这大概是厨师们不能割舍的梦想。杨超说,他也一度沉迷这个梦想,后来杜才清师傅点醒了他:做人不要跟别人比较,要跟自己比较,要做最好的自己。  

“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!以前我是很追求名利这种东西的,但是我师父沈巍的做派影响了我,老老实实做人,本本分分做菜才是最重要的。要先做人,再做菜,做人做好了,别人觉得你人好了,才会来吃你的菜,才会有好的事情发生。”

这道汤品比较扎实

作为年轻主厨,杨超很在意摆盘

他的菜品有很多中西结合,但比很多同龄主厨的进步速度更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