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威:四年,从厨工做到厨师长
来源:
2018-05-01 21:44:00
郭威,是一名“80后”,1986年出生的他,老家在开封尉氏大桥乡。
农村的孩子早当家,作为家里的长子,为了早日独立,减轻父母的负担,郭威高中毕业以后,就到烹饪技校学习。刚满20岁,就开始出门打拼。
最早是在星级酒店干服务员,端盘子、传菜、收台……对于年轻力壮、手脚麻利的郭威来说,这样的工作,如同小菜一碟,过于安逸,没有任何挑战性。
他认为,男子汉大丈夫,总要有一技之长,日精日进,才能立身于世。
2007年3月28日,在朋友的介绍下,刚满20岁的郭威加入了阿五,而这一干就是10年。
从杀鱼择菜、配料打杂的小厨工,到砧板、炒灶,带着一股子爱学习和不服输、不怕苦的韧劲儿,4年时间,郭威做到了厨师长。而后的6年,他一边学习研发新菜,一边学着如何带团队,做管理。
每个季度更换菜谱,郭威和他的团队研发的新菜总会入选。
新菜研发背后的故事,更是让人感动。在采访中,建业路店店长姚俊杰告诉记者,为了找“灵感”,每个月郭威都会自掏腰包,带着建业路店的小伙伴,组织3-5次的餐饮考察。一道看似平常的酱烧天然豆腐、桂花鱼肚,可能要花费百日以上的研发和打磨,才能入选菜谱,走上食客的餐桌。
“郭威这个人,平时看起来嘻嘻哈哈,但是涉及菜品研发的时候,很执着,有些厨师可能一道菜被‘毙’以后,就放弃了,但是郭威非得一遍一遍试制,非得弄成不行。”姚俊杰颇为感慨地说。
而郭威带领的团队,打破了餐饮业20%以上流失率的“惯例”,18个人的厨师团队,半数以上都是跟着他风风雨雨走过来的老员工。
在建业路店前厅经理杨小鹏的眼中,郭威是一个对出品把控非常严格的人。
“每天他都早早的来到店里,上午11:30,下午18:00准时开始餐前检查。翻冰箱,查备货,重新给原料称重,确认是否标准,一年下来,雷打不动。”
“他不仅查备货情况,也会查出品质量。餐中差不多每隔15分钟,他就会去传菜口查看。发现不合格的菜品,他会第一时间要求退回去重做,严格执行‘传菜五不出’!”
而在厨房其他小伙伴眼中,郭威的以身作则、亲力亲为则给了他们很多力量。“很多厨师,一当上厨师长就光吆喝不干活,但是郭师不那样,上客高峰期,厨房里,炒灶上,总有他忙碌的身影。他不仅帮扶指导,还会亲自下厨,用心做菜!我觉得,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厨师长!”
在建业路店炒灶师傅贾森森看来,郭威除了是自己的厨师长,更是自己的好兄弟。“要不是郭师监督我,我估计还天天吃着垃圾食品,面黄肌瘦,动不动就生病……”
原来,“90后”的贾森森,前几年有吃零食的“嗜好”,一天三顿饭,一粒米不沾,只吃辣条、方便面、袋装零食。之所以说是“嗜好”,是因为这个习惯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。
郭威发现后,便化身贾森森的私人“督导员”,只要见一次便“说”一次,直到贾森森把这个习惯彻底改掉。
“现在我除了偶尔吃一次方便面,已经几乎不吃辣条一类的零食,碳酸饮料也不喝了,只喝茶、水。感谢郭师,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烹饪技巧,也从面黄肌瘦变成一个健康的白胖子。”贾森森在建业路14周岁店庆现场动情地分享到。
郭威说,在阿五工作这些年,自己将好食材对健康的“影响”看在眼里,也深知饮食习惯的重要性,所以自己从来不吃重油重辣的食品,也很少吃零食,碳酸饮料一类更是一概不碰,连平时店里聚餐,也很少安排街头大排档一类的地方。
从磨刀、用刀到制汤、烹饪,郭威事无巨细,除了将自己积累十年的从厨经验,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厨房的兄弟们,也会在衣食住行、生活习惯上影响自己身边的人。
“我希望除了我自己,身边人都能养成好的习惯,健健康康、快快乐乐的活一辈子。”郭威笑着说道。
那是2016年11月中旬,将近正午的阳光,温和地照在他肩上,白色厨师服变得尤为醒目。只见他一脸欢喜地在一车南瓜上左翻翻,右翻翻,挑出一摞自己“中意”的南瓜。
在所有人都以为“挑选完毕”,准备收摊走人的时候,他又用了一种类似于挑西瓜的方式,开始了“二次挑选”——将第一次挑出的那摞南瓜贴着耳朵,左拍拍,右拍拍。
郭威说:“声音越沉,说明南瓜越老,相应的糖分也越高,口感也更好。”
在郭威看来,作为一名厨师,挑选食材是最基础的“基本功”。“如果你连食材的好坏、特点都搞不清楚,你怎么‘以物寻性,以性求术,有香使其出,无味使其入’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