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3岁粤点泰斗的精湛手艺,被誉为《舌尖3》最高杰作
来源: 2018-03-01 18:49:00
在《舌尖3》最受赞誉的第六集《酥》里,节目的最后,是由一位93的老人收尾。通常只有重量级的人物,才会压轴登场。
因为,他是粤点“四大天王”的提出者——粤点泰斗陈勋。
陈勋
粤式点心泰斗
陈勋,业内人尊称“勋叔”,出生于1924年,广东番禺人。
从入行开始,至今做了80年的点心。作为这一集最后出现的人物,勋叔给网友留下了极深的印象:
时间回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。
正值日寇侵华,广州物资匮乏、人人自危。为了养活家人,年仅13岁的勋叔选择从厨,进入“七妙斋”当学徒,师从当时业内知名的点心大师陈熙、崔强。
陈师傅不但厨艺了得,而且还会功夫,对下属要求极严。刚入行的勋叔对烹饪还是门外汉,只要犯错,自然免不了被师傅责打。就是在如此严厉的要求下,勋叔的手脚变得灵活了,奠定了坚实的基本功。
1年多后,还是杂工的勋叔,遇到了有“百花强”绰号的业内闻名大点心师——崔强。崔师傅对属下也极为严厉,但是他不会打骂犯了错的小弟,而是亲自查漏补缺。
这也是勋叔的后厨管理风格,“我不打骂他们,但是他们看了我的脸色,也知道自己做错了。”
勋叔介绍到,崔师傅的亲力亲为,成了他不断增进手艺的机会。当学徒们的点心做得不工整,他又会悄悄地重新做过,而不准那些不合格的点心卖出去。勋叔就抓住机会,不断动手做点心,一次“退货”不行,就做两次、三次,直到过得了崔强师傅那一关。
“那个年代,正是日本人侵华。如果不勤奋、不刻苦,那不可能活得下去。”
▲手中的点心单,是1941年元旦当天,七妙斋出品的点心。
渐渐,勋叔掌握了点心制作的要诀,手艺愈加出众。在崔师傅的推荐下,勋叔进入了六国饭店,掌舵点心部。
正是从那时起,勋叔成了当代粤点文化的标杆。他当时的一举一动,直接影响到日后的粤点文化发展。可以说,今时今日我们在茶楼尝到的许多茶点,都有勋叔当时作品的影子。
勋叔刚接任六国饭店点心部时,广东一带的人正流行“三餐两茶”的生活习惯。为了招引顾客,当其时的茶楼推出了“星期美点”,把茶市点心按一周七天,每天推出不同的招牌点心,做到一周天天换,日日有亮点,前后不许重复。
年仅24岁的他,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。每星期,勋叔可以推出最少10款点心,其品种有蒸、焗、炸、煮、炒等等,可谓冠绝全城。
“我还记得上世纪40年代,我在广州长堤的六国饭店工作,最高纪录是一天卖出了一千多笼叉烧包。”勋叔笑着说道,“我做的叉烧包肉鲜多汁,外皮厚度适中,所以好吃。”
刚进入六国饭店不到两年、年仅24的勋叔,已经是业界红极一时的年轻俊才,就连叶剑英元帅和聂荣臻元帅都品尝过他的点心。
▲首长都品尝过他的点心。
从六国饭店到大三元茶楼,再到北园酒家,勋叔安然度过了那个时代的风潮起落,同时也见证了那个时期的餐饮业巨变,成为改变当代粤点文化历史的核心人物之一,被许多后辈称为是改革开放后的点心教父。
▲勋叔正是“粤式点心四大天王”的提出者。
退休后,勋叔终于可以休闲下来。
“我一般晚上看完凤凰卫视的新闻才洗澡上床,10点多11点睡觉,早上8点半起床,去喝茶,然后看报纸、听粤曲和流行音乐,中午小睡一下。”勋叔说,现在才补回上辈子的觉,因为退休之前,不管刮风下雨,都是半夜起床。
陈勋笑说,旧时候做点心师傅,所谓“一世夫妻半世床”,因为每天半夜2点就要上班,如果碰上新开张的酒家,那就只能通宵工作,因为难以估算食物的销量,需要提前做好准备,“所以我的子女全部都不愿意继承父业,他们从小就觉得老爸太辛苦了。他们说做什么工作都行,就是不当点心师傅。”
叉烧包、虾饺、干蒸烧卖、蛋挞,号称粤式点心的“四大天王”,因为太经典,是广州几乎所有茶楼都会出品的点心。其实“四大天王”这种说法,就是勋叔提出来的。
其中,勋叔最开始学的点心就是叉烧包,最拿手的也是叉烧包。
《舌尖3》中,勋叔向徒弟们展示了古法制作叉烧包的过程从加温、爆口、馅的色泽、是否有褶子等,步步都是学问。
他以几十年的经验向徒弟亲授厨艺,最简单的叉烧包,平凡而又不平凡。
下面,就一起来欣赏勋叔的手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