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国宴面点大师?他的作品绝了!

来源:    2018-02-28 20:12:00   

要说《舌尖3》的触底反弹归功于谁,就不得不提有“国宴面点大师”、“面点王”、“京城面点大王”等诸多称号的王志强大师。

王志强

什么叫国宴面点大师?他的作品绝了!

国家一级评委

高级裁判员

中国烹饪大师

在《舌尖3》第六集节目《酥》里,王大师和他的徒弟,为观众带来了各种鲜艳欲滴的“水果”。

什么叫国宴面点大师?他的作品绝了!

这些琳琅满目的水果,采用的都是同一种食材——面粉。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——面果儿。

什么叫国宴面点大师?他的作品绝了!

这是国宴面点大师,人称“面点王”的王志强,带着徒弟们研发出来的像生点心,完全做到了以假乱真!

什么叫国宴面点大师?他的作品绝了!

王大师16岁入行餐饮,1966年开始参与国宴上的面点制作;1971年亚飞兵乓球赛,他用山药泥和面粉,做了一盘乒乓球和球拍点心;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,他做了“熊猫戏竹”;中国第一次登上南极,他做了“冰山企鹅”。

而就前两年,在“中以名厨美食文化交流会”上,王大师再次展示各种形象栩栩如生、各得其味的中式面点“面果儿”,其精美绝伦的手艺,让远道而来的以色列大厨惊叹连连。

这些新奇又精致的面点,让王志强年纪轻轻就名声大震。但背后花费的心思和精力,更非一般人可比。

他用自己的一生,成就了“面点王”这个称号。

什么叫国宴面点大师?他的作品绝了!

1964年,16岁的王大师进入北京前门饭店参加工作,除了“头顶宫灯、脚踩地毯”的环境让他十分新奇,而师父李德才的技艺也让他大开眼界。

李德才擅长面点,尤其是做得一手好包子,是京城小有名声的“包子李”。李师傅对于学徒要求特别严格,王志强就从最基本的北方面点学起,比如包包子、包饺子、炸春卷等。

当年的厨房等级森严,即便拜了师,也不是说学就学。王大师只好一边勤勤恳恳地工作、侍奉师傅,一边偷学师傅的技艺。虽然学得不容易,但王志强还是靠着自己的勤学苦练,把包子包得颇似师父的手法,还获得了师傅的赞扬。

从包包子,到打春卷皮,每一步王大师都走得很艰难。不过在严师的指导下,王大师逐渐掌握了面点制作的关键技艺。

到了后来,王大师慢慢成为了师父的得力助手,经常被委以重任。

比如,1971年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在北京举行,大赛组委会入驻前门饭店。参与宴席上的面点设计与制作的王大师突然想起“乒乓球外交”的故事,用蛋糕做出了乒乓球拍,用山药做出了乒乓球。

什么叫国宴面点大师?他的作品绝了!

自此,王大师愈发喜欢创新面点,经常创造出各种令人赞不绝口的面点作品。

在面点创新上,王大师一直推崇“做面点最重要的是积累经验,创新必须是来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”。

不仅如此,王大师还用身体力行。面果儿,这种形象逼真的面点,就是他潜心十年研发而成的。

面果儿是用蒸煮法创作出的立体造型,从外型来看,与水果无异,肉眼很难分辨出来。所有颜色都从天然蔬菜中提取——柿子的橙色,取自胡萝卜汁中的胡萝卜素;苹果的绿色,来源于菠菜汁中的叶绿素。

什么叫国宴面点大师?他的作品绝了!

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技艺的极致了!

目前,王大师已经将“面果儿”的制作形成一套固定流程,每次都由他指导两位徒弟一起做。由于成本高,比如两大根胡萝卜榨出的汁最多只能做两个橙子,加上制作工艺繁复,目前“面果儿”还是小批量生产,而且最多每周供应一次。

目前,王志强还在研发一套蔬菜造型面点,比如洋白菜、柿子椒等,做成咸馅的。

他说,“今后就想在蒸煮面食方面,用中国烹饪的特长,发展特色产品。”

下面,一起来看看王大师在《舌尖3》的精彩表现吧~

点击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