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鸡头米】苏州生苏芡,水中飘“石榴”
来源:
2017-11-03 18:44:00
水八仙是指茭白、莲藕、水芹、芡实、慈菇、荸荠、莼菜、菱八种蔬菜,是苏南传统栽培的水生蔬菜品种,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,在国内外享有盛名,故美其名日“水八仙”。其中,芡实还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特色食材,具有益肾固精等功效,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芡实,请往下看。
芡实,又名鸡头米、鸡头苞、鸡头莲、刺莲藕、肇实,十月份左右,你若去苏州旅游,定会看到路边许多妇女在路边坐成一排,埋头剥似莲子的玩意。这样东西白色微黄,如珍珠般大小,苏州人称之为“鸡头米”。
鸡头米,是芡实的俗称。芡实从南到北都有生产,但以江苏产的最为出名,品质也较好,也称之为“苏芡”。苏芡有有紫花芡和白花芡之分,又大又嫩又好吃。而北方地区的芡实是野生品种,一般是带这明显的刺。
芡实是水生植物。芡实一般是在4、5月份开始种植,到9、10月份采收。
芡实的叶子如荷叶一般漂浮在水面上,还带着细小的刺和褶皱。初生时,叶子呈蜷缩的筒状,而后慢慢展开,铺平水面。在芡实180天~200天的发育成长过程中,新叶会覆盖旧叶,最后会形成一片巨大的圆形完全叶。
芡实是睡莲科的成员,夏季开浅紫色单生小花,漂在水面上的圆叶子旁边。花儿谢后,花萼并不脱落,渐渐长成状如石榴且浑身带刺的果球(像是一个“刺鸡头”)。我们食用的是芡实内的种子,就是我们俗称的“鸡头米”。
芡实对时间和温度极为讲究,所以一般是要从凌晨三四点开始,就摸黑到田里、湖里等进行采摘。
太阳初升正是摘芡实忙碌的时候。采摘时要先在花朵周围用木制的工具挖一个圆孔,寻找一个适合下手的地方。而果实外包裹着厚厚的盔甲,还容易扎手,所以采摘时即使带着手套,也要格外小心。
开车将刚采摘上岸的芡实送到市场也不过6点左右,这是在街口,就会看到人们坐在一旁,带着特制铁指甲开始剥鸡头米了,啪踏啪踏的铁指甲摩擦芡实壳的声音。剥掉芡实那一层一层的外衣,去掉外壳后的芡实白生生的,像一粒漂亮的玉珠。
“鸡头婆”
“鸡头子”
“鸡头米”
如今芡实也算是名贵产品,价格大概在100多元/斤,除了夜里采摘困难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需要手工剥取了。从最外层的“鸡头婆”到次层的“鸡头子”再到最里面的“鸡头米”,要经过三层的工序才能得到所谓的“水中人参”。
最开始的“鸡头婆”外表像“鸡头”,掰开后时的“鸡头子”像“榴莲”,再剥到后面“鸡头米”像莲子,每一次扒开都是惊喜。
芡实曾经是我国古代先民主要的淀粉来源。勾芡的主要原料是淀粉,而鸡头米里面的淀粉含量丰富,就可以用来勾芡。当然,鸡头米的吃法远不止于此,煮糖水,炖骨头无往而不利。
桂花糖水鸡头米
一颗新鲜的芡实从水里到餐桌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。苏州地区的人们喜欢将芡实煲桂花糖水,是他们酷爱的时令甜品,只要轻轻咬开软糯中就有特别的清香气息爆浆出来。
芡实糕
芡实采摘回来后将它们煮熟,然后烘干磨成粉,加入水、糯米饭和糖一起搅拌均匀。然后揉成团做成芡实糕的模样,加点干桂花压实夏天过10分钟左右就可以用刀切了.
眼下鸡头米的季节已接近尾声,各位厨师朋友,还不赶紧使用?